“书香天津·阅见红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暨晓重文集新书首发仪式圆满举办
最美人间金秋月,正是读书好时节。9月28日,“书香天津·阅见红桥”全民阅读系列主题活动暨晓重文集新书首发仪式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市作协、红桥区委宣传部、群众出版社主办,区作协、区全民阅读协会、天津市民族文化宫承办,以“天津之源看红桥”文化品牌
最美人间金秋月,正是读书好时节。9月28日,“书香天津·阅见红桥”全民阅读系列主题活动暨晓重文集新书首发仪式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市作协、红桥区委宣传部、群众出版社主办,区作协、区全民阅读协会、天津市民族文化宫承办,以“天津之源看红桥”文化品牌
角马计划《七平米》北京巡演的小火车,即将开到大兴剧院和回龙观晓剧场啦!附近的朋友们,快来家门口看戏!
金秋时节,又逢一年“开学季”。9月9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走进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为孩子们带来“民博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开启新学期的精彩篇章。
在北京西长安街畔,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富丽典雅的建筑:中间塔身高耸,东西翼楼环抱两侧,中央展览大厅向北伸展,外墙嵌白色釉砖,飞檐宝顶覆盖着孔雀蓝琉璃瓦,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风格。这便是民族文化宫,1959年10月落成并对外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十大建筑
在北京西长安街畔,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富丽典雅的建筑:中间塔身高耸,东西翼楼环抱两侧,中央展览大厅向北伸展,外墙嵌白色釉砖,飞檐宝顶覆盖着孔雀蓝琉璃瓦,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风格。这便是民族文化宫,1959年10月落成并对外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十大建筑
北京很大,梦想很小。当曾经在地下室收租的看门大爷看着这张老照片,泛起回忆的涟漪,属于这群人的青春时光又鲜活了起来…
北京很大,梦想很小。当曾经在地下室收租的看门大爷看着这张老照片,泛起回忆的涟漪,属于这群人的青春时光又鲜活了起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热爱,6月26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携手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办,在贵阳市纪念塔小学举行了一场掐丝螺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
6月20日,北京展览馆内人头攒动,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如约而至。在河北展区,定瓷茶器温润如玉;吉林展商带来的满族剪纸文创灯具光影流转;内蒙古展台的马头琴声未落,陕西展台的皮影互动装置前又排起了长队……本届展会以“文旅同行 美好生活”为主题推动文旅消费
“同学们,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性是什么?”“司马迁如何评价张骞出使西域?”4月9日,在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第一单元“大一统”展厅现场,讲解员用问答的方式为前来研学的同学们细致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对大一统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所具有的重
“民小博”是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的卡通拟人形象,肩负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它活泼开朗、充满好奇心,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活宝”,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向大家讲述贵州各民族的故事。
培训首站,在泸定长征干部学院和甘孜州委党校,学员们通过老师授课、案例分析、座谈交流等形式,聚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探讨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破解工作难题,更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红色热土上,汲取精神力量,思考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5月24日晚,贵州科技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联动举办“探索科学奥秘,点亮智慧之光”系列主题科普文化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公众带来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盛宴。
繁花似锦的五月,迎来了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举办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传统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博物馆独特的“硬核”魅力,实现了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繁花似锦的五月,迎来了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举办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传统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博物馆独特的“硬核”魅力,实现了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5月18日,由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中国 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工开物——镜像·中华手工艺”展览在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展。展览以“镜像”为载体,以中华手工艺为主题,赓续中华文脉,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在互鉴交流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同学们,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性是什么?”“司马迁如何评价张骞出使西域?”4月9日,在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第一单元“大一统”展厅现场,讲解员用问答的方式为前来研学的同学们细致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对大一统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所具有的重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快速传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它从单纯的历史文化守护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
中国大地的骨架由无数雄伟山脉构成,它们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中华民族的璀璨史诗。